今天,农历腊月二十三
是我国北方民间的“小年”
这是春节的序曲
红红火火的中国新年
进入倒计时
小年属于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,祭灶的风俗,由来甚久,灶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。《论语》中记载“与其媚舆奥,宁媚与灶”就是在说灶神。先秦时期,祭灶时要设立神主,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。后世也多遵从。
那么祭灶是哪一天呢?古时候的说法都不一样。有正月、四月、五月、八月、十二月等等。后来可能为了简化统一,灶神上天报道的时间逐渐固定了下来。
那么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呢?腊月下旬就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,人们需要提前为除夕做准备,年味也逐渐浓厚起来,也就是“过小年”意思。
清朝雍正时候,皇宫为了节约,把本在二十四的祭灶和二十三的祭祀活动统一起来,于是北方人开始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但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保持着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。
二十三糖瓜儿粘;二十四扫房子
二十五磨豆腐;二十六炖大肉
二十七宰公鸡;二十八把面发
二十九蒸馒头;三十晚上熬一宿
大年初一扭一扭
……
丰富多彩的习俗
显露出浓浓的年味
【祭灶、吃糖瓜】
传统“小年”与“祭灶”息息相关
民间传说,每年腊月二十三
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
禀报人间的善恶
为了让灶王爷
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
各家将供品放在灶神牌位下
后来,人们发明了灶糖
认为这样可以让灶神的嘴变甜
汇报工作时多说好话
讨一个来年的风调雨顺
这一习俗传承至今
家家户户便有了春节买糖的习惯
等到祭灶结束
糖便落在小孩儿的嘴里
这甜甜黏黏的零食
成了孩子对过年最大的期盼
2
【扫尘土】
民谚有云:
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。”
北方叫扫房,南方叫掸尘
“小年”前后
扫尘是不可缺少的一项
清扫浮尘,擦拭家具
为的就是除旧迎新,祛除不祥
以清爽的心情
迎接事事如意的新春
图片
3
【剪贴窗花】
剪贴窗花
也是“小年”盛行的习俗
窗花花样繁多
样子讨喜
心灵手巧的人们
用剪刀在红彤彤的纸上
刻画出了对新年的美好向往
图片
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
家中顿时充满了喜气
4
【贴春联】
很多地方“小年”就开始贴春联了
人们会请写字比较好的人来书写春联
普通的红纸黑毛笔字
简单却年味儿十足
“小年”一过
宰公鸡、炖大肉、蒸馒头
家家户户也开始忙忙碌碌备上年货了
尽管很忙碌
人们的脸上却总带着笑意
只为了迎接期盼已久的团圆时刻
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
年味已向我们扑面而来
消防温馨提示
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,准备干干净净、安安全全过个好年,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,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节日期间,人们会通过祭灶王、扫尘土、剪窗花、贴春联、洗浴等方式度过小年,在欢度节日的同时,请注意消防安全:
祭灶焚香烧纸要注意
小年祭灶请勿在楼道内燃香烧纸,烧纸请到指定位置,注意防火。
阳台清理要干净
很多家庭将杂物,甚至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阳台上,阳台俨然变成了一个“杂物间”,如果遇到强烈的阳光直射、乱扔烟头、烟花飞溅等因素,都可能造成阳台火灾。一旦家中发生火灾,万一门窗等逃生通道受阻,阳台是最好的避难之地。所以我们在打扫卫生时,要清理阳台杂物,做好分类收纳工作,不要在阳台放置易燃易爆物品。
疏散通道杂物都扔掉
疏散通道是从室内通往室外的安全通道。特别是高层住宅楼,在发生火灾时,是绝对不能乘坐电梯的。因为电梯可能会停电,也不利于救援。这时,疏散通道就可以帮助你逃到安全地带。可是很多居民把疏散通道当成了自家的“后院”,家里搁不下的东西就放在疏散通道里。更有甚者,还在家门口的楼梯间里打造一个储物柜。一旦发生火灾,浓烟烈焰在后面追,明明有路却无法走,那画面简直无法想象。在做卫生时,将疏散通道内的废旧纸箱、货品、储物柜等杂物全部清除出去,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无阻。
用火用电要谨慎
“二十三糖瓜粘,二十四扫房子,二十五炸豆腐,二十六炖白肉,二十七宰只鸡,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蒸馒首,三十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一扭一扭。”这句常说的顺口溜透露着人们过年的风俗习惯。年根底下,由于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,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增多,导致起火因素随之增多,因此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,注意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安全,否则一不留心就会酿成悲剧。
电器设备谨慎用
在厨房,有人有时会犯“迷糊”,忘了拔下电热水壶电源插头导致干烧,忘了关火导致沸腾、沸水溢出扑灭火焰,造成燃气泄漏等险情。出门时,记得要检查厨房电饭煲、电磁炉等电器电源是否关闭。不乱接电源线,不超负荷用电,定期检查电气线路,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,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,清除家中火灾隐患。
用气用火要细心
使用煤气等明火要做到火开人在、人走火灭,关好燃气阀门,人离火熄。正确使用、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,发现燃气泄漏,迅速关阀门、开门窗,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。室内不要供放香火蜡烛,要格外注意消防安全。最好不要使用酒精炉加热饭菜,以防发生危险。
最后祝各位业主小年快乐,阖家团圆!